首页 | 关于花踪 | 历届得奖名单 | 世界华文文学奖| 图片集 | 好读马华文学 | 联络我们 |




好读马华文学

 好读马华文学


 【2025年好读推荐】

> 2月|冰谷散文|黑蚁兵团复仇记



 【2025年2月好读推荐】

 黑蚁兵团复仇记

散文@冰谷

蚂蚁的种类,擢发难数。回忆童稚时代,顽劣随损友去爬墙,偷探豪府园内的红毛丹,双手一拉,顶头一阵沙沙响,一窝蚂蚁当头撒下,从发丛钻入衣领,而至腰际。只好放弃红毛丹,拨打蚂蚁,两脚一蹬一跳,狼狈不堪。

攻击我的是黄姜蚁,全身黄褐色,专在果树上筑巢。它们将叶片聚合成球形,在里面繁殖,稍有动静即倾巢而出,对敌的绝招是紧咬不放。你双指捏着蚁身想拔除,蚁身断而头部和两支勾牙牢牢地咬住你的皮肤。

断头的悲摧壮烈,简直比军中的敢死队还英勇!

那次之后,我没敢再做跨墙的劣行了。

我满以为黄姜蚁称霸蚁群,谁知一山还有一山高,生活在沙巴丛林,遇到了更凶狠的肉食黑蚁。

黑蚁做过我童年的玩伴。那些住进泥洞里的温驯蚁族,被我用绿草花径从蚁穴中引出来,像钓鱼儿那样,拔去它们头端两绺触须,令它们迷魂失魄,不知敌友,三三俩俩碰到就搏斗,纠缠到你死我活。

孩童以此为乐,懵然不知残忍为何物。

走进风下之乡,又见黑蚁。但是,很快地我发现,这些可可园里生活的黑蚁,却非善类,与我童年从洞穴里钓出来的迥异。

它们较健壮,腰间略带褐黄,具备了黄姜蚁的特征,腹粗头大,腰短而细,顶头那对半弧状的尖牙锋锐无比,是它们寻食和御敌的关键兵刃。初时在可可枯叶下与黑蚁相遇,惊见它们的阵势井然有序,有些还前脚高举米粒般大小的蛋卵,施施然步伐一致,前后衔接没有掉队。

蚂蚁遍布林间,我并不太在意枯叶底下的黑蚁群。直到有一天,我发见黑蚁竟是饕餮肉食虫豕,令我无比惊悸——它们一再找上门来,侵犯我的地盘!

妻子来到村寨,我每天一早在园地里值勤,她一人在板楼显得闲暇,不如豢养几只小鸡,养大了还是桌上佳肴。

说做就做,先叫木匠做个小鸡舍,三面木板前面铺铁丝网,四支小柱子撑高呎余,小门小板梯。用大木箱改造,因而制造简单省事。

为防果子狸,还在小门外加把锁。该万无一失了,我想。 “先养八只吧!”妻放声说:“八字好预兆。”就这样,不久八只毛绒绒的雏鸡占据了鸡舍。每次趋前加水施料,它们总“叽叽叽”张开黄喙,不停鸣唱。

不及两周,小家伙竟然像鸽子般大了,羽翼初露,妻子很开心。

想不到有一天夜半,听到楼下传出小鸡蹦跳挣扎的声音,我叫醒妻子,拿着电筒两人匆匆奔下楼。我用电筒照射鸡舍,不禁惊吓不已;千军万马、成群结队的黑蚁向小鸡进攻,鸡舍里的蚁群已排山倒海了,外面继续而来的,像长征一般的英勇队伍,令人看了不寒而栗!

我用六颗电池的电筒,其亮度可谓灼热强烈,然那些黑蚁全无退缩之意,依然振振地向着雏鸡毛稀薄弱的部位——眼睛、耳朵、鼻孔啃噬,有多只小鸡只剩下头颅和骨骸了,其他仍在苟残喘息蹦跳的,满身体都披上黑魆魆的蚁群,挣扎没几下便颓然瘫痪了。

八只血肉活泼的雏鸡,瞬息间变成一堆骨骸,令人惊悚不已!

我赶紧上楼,拿出一叠旧报纸,点燃一支蜡烛,将火焰投入鸡舍里,焚烧了将近半小时,才把黑蚁群驱散。

狐狸、野狼没出现,却来了成群黑蚁,结束了妻子两周的养鸡梦想。


* * *
我们夫妻与黑蚁结怨,以为断绝养鸡就结束。

但是,却没有。几个月后,黑蚁再来板楼,潜在复仇的意识。

那是清早,妻子起来要准备早餐。

“哎唷哎唷!……”一阵惊叫声,把我嘈醒。

村寨的发电机已启动,厨房里灯光亮丽。妻子或睡眼迷蒙,没看清楚地板上爬动的黑蚁,一脚踩下去,不禁仓皇失措惊叫起来。

她的脚踝贴着一束黑蚁——看清楚才知道,不是在爬,而是啃咬不放,惊惶中妻子边蹭边唤。

我想起鸡舍雏鸡的惨剧,那种黑蚁牙尖下的白骷髅。

我连忙上前帮她“劈啪劈啪”拨打,用拍打虫子的招式。

那响亮的声音,证明我的力度,比致死一群蚊蚋更具威势。可我俯身观看,她脚踝上的黑蚁依然紧紧挂着——确实点的说词,啃着脚踝不放。

我脑海即刻退到几个月前的“火攻策略”,但是,楼板忌火,搞不好烧黑蚁变成“火烧吊脚楼”,赔上一幢安乐窝。

灶台上那锅水“呼呼”响,传出是高度滚热的讯号。我灵机一动,对妻说:“快快!用热水泡!”

我进入小栈房,穿上胶靴再出来,从妻手中接过热水锅,给侵犯者送上热水浴,共用了三锅热水,由地板、板墙、梁柱,像新年洗濯一般,始将黑蚁群驱散。

低等动物如蚁豕虫子也懂复仇吗?我迄今还在疑惑。



此文摘录自冰谷散文集《荒野惊奇:冰谷自传II》。若你喜欢冰谷的文章,想看更多,可到有店网络书店网购他的著作:点击链接


 作者简介

冰谷,原名林成兴,1940年出生于霹雳州江沙,历任橡胶、可可、油棕园经理。出版新诗、散文近二十部,2024年荣获马华文学奖。多篇散文被选为中、小学以及独中课文,作品多以自然风物为题材。

 黑蚁排列成文字符码

赏析@曾翎龙(马华作家、星洲日报文教部主任)
冰谷于1990年走进「风下之乡」的沙巴,管理可可及油棕园。历时五年的荒野生活,成为冰谷书写的题材。 这篇〈黑蚁兵团复仇记〉,采用三段式结构,首先写童年时好玩,搅翻了蚁窝,还试过残害黑蚁。接着写妻子养殖的雏鸡惨遭黑蚁啃噬,只剩下骨骸。结尾时写黑蚁再现,这次是啃咬妻子脚踝,逼得夫妻俩手忙脚乱。 这篇散文语言简洁,却生动活泼,叫读者身历其境,感受黑蚁的“牙”力和及坚韧。 “蚁身断而头部和两支勾牙牢牢地咬住”、被手电筒强光照射,“然那些黑蚁全无退缩之意”、即便作者大力拨打,妻子“脚踝上的黑蚁依然紧紧挂着”等细节描述,形象化了黑蚁,也让读者随着故事的行进而紧张。 冰谷匠心独具,以“黑蚁复仇”这个主题,串连起整篇文章。他先是铺垫童年及养鸡时杀害了不少黑蚁,与黑蚁结下梁子,最后再写黑蚁来复仇,找上妻子和他。这样的处理,让前述的三段式结构紧紧扣在了一起。好的散文,首先是不能“散”,其次要有作者独特的经历或想法,引发读者去感受和思考。冰谷的这篇散文,都做到了。


阅读这篇文章后,你有话要说吗?
欢迎点击以下链接,书写阅读笔记(约 500字,只限中学生或大专生参与)。
写得好的阅读笔记将刊登于星洲日报副刊,并奉上稿费。
书写阅读笔记: 点击链接




Copyright © 2025 Sin Chew Media Corporation Berhad (98702-V). All rights reserved.
◆版权所有◆不得转载



Go to Top